一、人才队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我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全省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和能力的人才队伍。截至2003年底,全省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9.8万人。其中党政人才4.3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0.5万人(其中院士3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4人,省级优秀专家155人),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3.4万人。
尽管我省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人才队伍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新形势下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起点低、基础薄弱。突出的表现在:一是人才队伍总量小、素质低。每万人口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数为196.76人,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3.5%,远远低于全国5%的水平。全省各类人才中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16%,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二是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普遍陈旧老化、更新缓慢,创新能力不强。三是人口素质比较低。我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1年,低于全国7.6年、西部6.7年、东部沿海8.4年的水平。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仅为3.6%,低于全国3.8%、东部沿海7%的平均水平。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所占比例达25.4%,高出全国16.3、西部9个百分点。四是教育培训资源严重短缺。全省基础教育尤其是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还相当落后,其中民族地区预计到2010年才能实现“两基”目标。高等教育和培训资源也只有青海大学等4所普通院校和省委党校,省广播电视大学,而且专业学科设置不全,缺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特色品牌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二)成本高、周期长。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气候条件差,生产、生活环境艰苦,加之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培养一个人才的相对投入比较大。以教育为例,我省高校、高中、初中、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5821.28、2297.68、1685.64、1533.21元,不仅高于全国4809.87、1912.85、1296.83、1160.39元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宁夏等西部省区。此外,我省现有人才的绝大多数是通过省内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由于长期受教育水平的制约,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必须通过大量的继续教育弥补缺陷,人才成长的周期也相应延长,人才开发的难度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就更大。
(三)市场配置基础弱。政府主导模式下的政策开发和使用开发受经济体制转轨缓慢的制约,我省人才资源开发配置中的市场化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起来。因此,从人才政策的制定到人才的培养、配置、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政府强有力的参与,人才资源的开发仍以政府开发为主导。同时,由于政府在人才资源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现阶段政府主导模式下的青海人才资源开发以政策开发和使用开发为主,投资开发为辅,即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宏观环境为主,力求在使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创造力,实现人与事的合理结合。
(四)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从现有人才队伍的存量结构看,社会服务型人才多,经济发展型人才少;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占到了总数的70%,而与青海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等专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只占12%,农业技术人员也只有5.5%;从增量结构看,省内几所高校中师范类和文科类比较多,理工农医类偏少,水电、盐化、有色金属、生态、农牧业、旅游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学科建设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学术、学科带头人少,人才培养水平远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调整人才队伍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是今后很长时期内我省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