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拓宽引智引才渠道,创新引智引才方式
采取特聘、选聘等柔性流动方式引才引智。1998年,利用中组部组织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赴青国情考察的机会,首批特聘了32位科技专家为青海省科技顾问。目前,已先后聘请了54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青海科技顾问,定期联系,短期服务。2002年5月,通过行政选调的方式,聘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健保同志为青海大学校长,并同时保留其在清华大学的所有行政关系和待遇。按照这种方式,2003年省委又聘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吴建伟同志为青海医学院院长。实行科技攻关项目招标引才引智。从2001年起,我省先后确立了24个省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面向全国公开进行了招标,在国内引起积极反响,吸引了国内126家竞标单位。其中,省外中标的26家单位大多为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重点大学,直接参与项目攻关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有350多人次。用好挂职政策引才引智。2001年以来,先后接收中央国家部委挂职干部、中组部“博士服务团”成员65名,通过安排合适的岗位和职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为发挥他们工作的特长和专长提供了平台。
(六)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一是加强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和职业教育。到2003年底,全省实现“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达80%。全省少数民族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到93.15%,有2000名少数民族学生在省内外重点高中就读。独立建设了5所高职院校,各类职业院校在校生1.76万人。二是积极整合高校资源,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将原有的7所高校合并为3所,成立了新的青海大学。并与教育部共建青海大学为龙头,带动我省高等教育在博士点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项目建设、国家“211”重点高校建设等方面实现超常规发展。目前,基本建成了20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硕士学位点由2000年的5个增加到29个,高校在校生2.74万人。三是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中小学进行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课程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推进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制度。高校强化了本科教学,进行了开放式教育试点,实施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以课题项目形式资助一批学术骨干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主要体会
回顾近些年来的人才工作,我们以下几点深切体会:
(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我省各级党委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为一切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和健康推进,只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才能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二)争取国家的支持,是做好青海人才工作的关键所在。青海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与党和国家的重视支持密切相关。五六十年代,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成千上万的有志之士进入青海,扎根高原,艰苦创业,为推进青海的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象青海这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地区,不管是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其它方面的工作,依靠自身的力量难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要有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作后盾。
(三)培养和利用好本地人才和现有人才,是加快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省立足省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本地人才,并通过多种措施,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为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机遇,为各类人才的创业搭建舞台,把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实践证明,只有用好用活本地人才和现有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才能为青海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才能发挥人才的积聚效应,更好地吸引外来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