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们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馆是在固定地点组织文化活动,在活动形式、群众参与、市民知晓度、公共文化享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依照如今提出的文化馆建设“文化服务社会化、文化活动品牌化、群众文化专业化、运作形式多元化”的方向,通过扬弃,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馆办馆方式,开办报纸、电视、网络和数字文化馆也是今后的发展大方向。
“太有意思了,文化馆里居然有这么多文物展出,而且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这里被尽情展出,真是让我们开了眼界。”在参观成都市温江区文化馆时,学员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温江区文化馆地处城区中心的文庙,文化氛围浓厚,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了使当地群众走进文化馆就有文化的归宿感,让文化形成叠加效应,该馆在展览厅长期设置了温江历史文物展览、文艺作品展览、非物质文化展等,并常年举办书画、摄影集邮收藏品等多种展览,这些展览全部以免费的形式向观众开放。
除了静态的展览,温江区文化馆另一大类的特色活动便是各类雅俗共赏的品牌演出。温江文化馆着力打造出了“文化惠民大看台”、“戏曲大看台”、“戏曲座唱”、“新年音乐会”等馆办阵地品牌活动,这些免费为群众上演的雅俗共赏的演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乐山市文化馆优美的环境、多元化的培训基地建设;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强势发展的文化产业和脱颖而出的人才队伍建设,都给学员们的考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祁连县的学员赵元顺激动地说,走出青海看文化,我们才能看到什么是差距,也才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来自果洛藏族自治州群艺馆的学员才让说,西部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给了我们地处高寒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这样一个启示:一定要学习人家先进的创意和管理经验,走出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调研报告:充满思考与建议
7月3日至11日,学员们分赴有关先进文化单位开展调研,开始撰写调研报告,并穿插研讨交流活动,固化培训成果。
记者在翻阅一篇篇已经脱稿的调研报告时,来自玉树县的学员尼尕关于该县群众文化工作现状与发展的调研报告极富针对性:
玉树县作为青南地区的文化大县,在全州文化建设中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生活在这里的藏族群众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说法。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阻隔,玉树的民族民间文化许多方面还保留着原生态的样式。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如何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玉树县能否在全省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因此,各级政府务必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需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对各乡镇、村、社文化事业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资金上的投入,使基层和乡镇文化建设和民族传统文化健康稳步地发展和传承。
来自青海省图书馆的学员张照云在调研报告中写道:
青海是昆仑神话与热贡艺术的发祥地,藏传佛教圣地,花儿的故乡,河湟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水塔的地理位置及战略意义等我国独有的特殊文化内涵绝对不容忽视。青海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是不争的事实,而后发优势的机遇同样必须正视并紧紧抓住。青海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需文化引领。开发青海独有的文化资源,没有一大批文化名家与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绝对不行。因此,通过多种措施培养这样一批人才已迫在眉睫。
来自青海省艺术研究所的学员冶青措在学习心得中写道: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几年,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青海将昆仑文化作为青海特色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形成了一股“昆仑文化”热潮,与“大美青海”如同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成为青海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提升了青海文化软实力和世界知名度。
40多篇调研报告和学习心得在学员们的努力下如期完成。
培训班班长、省文化馆党支部书记桑本太在结业典礼上说,本期培训班打破单一专业单一培训的模式,让分别从事群众文化、图书服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不同专业工作的学员坐在一起交流,既学习到了本专业的知识、经验,又了解了相邻专业的知识、经验,并且立足不同专业与共同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在丰富各自的知识方面,收到了奇效。为今后根据本地实际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学习,大家得到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有了作为,才会有感召力。要努力使我们从事的事业有魅力,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要竭尽所能、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