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员们听到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的讲述时,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谢佐先生进一步讲到,纵观河湟文化在黄河流域古文明中的地位,我将黄河流域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比较:即青甘地区的河湟文化;今宁夏、内蒙古地区的河套文化;今陕西、河南等地区的中原文化;今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湟文化是上述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中的源头文明的重要标志,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三大传统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以河湟地区上世纪我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湾出土文物为例,当地发掘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从新时期时代到青铜器时代的墓葬共1730座,出土文物37925件,其中仅彩陶器近2万件,这是其他地区所无可伦比的。彩陶纹饰图案中的拟蛙纹亦作神人纹,反映了我国古代先民的人祖崇拜。女娲抟土造人的古代神话传说是最早形象化的图案。河湟文化与河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共同铸就了黄河流域文明化进程中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早期文化内涵,至少在北宋以前这四大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出过耀眼的光芒。如果说河套文化以草原文化走廊即游牧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中原文化以农耕文化走廊即丝绸之路的文化内容为主;齐鲁文化以海陆文化即蓬莱神话的文化内容为主,那么,河湟文化则将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两大走廊的文化内容兼而有之。
聆听到这样通俗流畅的讲述,学员们就以前掌握的关于河湟文化的知识,与专家、学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探讨。
学员们对我省平安县的文化名片———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的演艺之路特别感兴趣。当歌舞团的创办人王选德先生介绍文化创收的经验时,课堂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位年近花甲、本该颐享天伦之乐的宣传文化干部,凭着高原人的韧劲,坚守着文化增收的执著。他带着农村青年,从自己联系演出,到现在与内地文化经纪人合作,事迹令人注目。8年的艰辛与喜悦,他从未放弃文化增收的信念。歌舞团虽然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与挫折,但他从不气馁,不断探索,最终走向了成功。
学员才让措在谈起自己的感受时说,看过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演出的人,开始都有一种疑惑:这些演员是农民吗?那洒脱的身影、奔放的舞步、忘我的神态以及洋溢在脸上幸福表情,传达着青海人怎样的信息?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养育出这样一群狂野、奔放的人们,大美青海的儿女们竟有如此斑斓的精神世界。带着疑惑,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去青海走一走、看一看的欲望和冲动———这便是阿伊赛迈这张文化名片的魅力。
在长达两周时间的讲座期间,十几位领导、专家、学者与学员们共同探讨文化名省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品牌打造的广阔前景,大家深受鼓舞和启发。
赴川渝考察:增长了见识 增强了信心
到省外取经,赴四川、重庆等地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参观考察,通过听、看、学的方式,帮助学员开眼界、长见识、学经验、转观念,这是本次培训班的又一项活动内容。
6月25日至7月2日,全体学员先后在成都市文化馆、乐山市文化馆、成都市温江区文化馆、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三峡博物馆等地参观学习。
在成都市文化馆,学员们了解到,该市文化馆如今的主要职能有了较大的转变,可以概括为:指导和协调全市所有基层文化阵地,即各区(市)县文化馆、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和农村乡镇文化站,以及村文化室的建设;指导、策划和组织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和农村以及各行各业的群众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创作、各类展览、艺术培训、文化交流和演出等;辅导、培训全市的群众文化队伍和文艺骨干;开展蜀绣、糖画、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普查、评审、咨询、保护和宣传教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