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曾是过去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现如今,伴随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阶段。距离今年大学生毕业还有几天时间,但熙熙攘攘的校园内,已经充满了喧嚣与焦躁。沉重的就业压力,迫使众多高校学子早早奔波在求职路上……
分数与能力的差异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只看能力,不看分数。据了解,在走出唯分数论、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能力的筹码在逐渐加重,一些“怪才”比循规蹈矩、拿了一摞奖学金证书的人更抢手——分数受到挑战。
近年来,大学生们开始“走自己的路”,成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此同时,自考、考级兴盛一时,许多学生在临毕业时,能拿出一叠叠的证书,证明自己高人一筹。考证热的兴起,说明大学生们力图在分数和能力之间求得平衡,但另一方面,对学业的荒废也受到一些人的质疑。
对于广大学生而言,分数和能力,作为综合素质的两个方面,成了一把双刃剑,投向任何一方都将是危险的。这种“矛盾”逐渐影响到毕业生乃至在校生的人生目标,致使我们不得不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对自己伤害最小的选择。
供求错位与观念滞后并存
有人说,大学生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面对劳动身份的转变,难免产生心理落差。一些应届毕业生这样抱怨:“读了大学,毕竟也算个知识型人才,总不能和农民工去抢一个饭碗吧?”怀有这种不满情绪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很多人还因此产生疑惑:如果从事简单劳动,又何必去读大学?大学生进工厂、站柜台、下农村,难道不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不止是学生这样认为,部分家长宁可让孩子呆在家里“啃老”,也不愿意让他们从事简单工种,或是放手去基层锻炼。这些家长普遍存在一个“心结”:花了大笔钱供孩子读大学,就是希望自己的教育投入换来相应回报。因此出现了目前就业理念的误区:“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难于上青天,而难在一种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完善,难在一种就业观念的更新和转变,难在一种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把握。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是把双刃剑,其固然可以让学生以务实的态度选择工作,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则可能走入不断就业、辞职、再重新择业的怪圈。
社会转型期衍生的社会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社会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罪’在扩招”的说法,相关部门并不认同——毕竟,当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依旧很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才能不断促进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他们与企业、用人单位“心理预期”的对接上。有时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对用人单位有着较高的期望值,用人单位也同样希望有对等的价值交换。如果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过去,希望踏出校门就能有高起点、大发展,那么同样也可能会被挡在用人单位的高门槛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