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名校依然是把金钥匙
回过头看,用人单位的名校情结似乎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日益凸显的。
2002年,也就是高校大扩招后第一届学生毕业之际,复旦大学公布了一份《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在“大学生眼中求职重要条件”中,“学校名气”首次被大学生认为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专业、学习成绩、个人实际能力和素养……当时,上海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只招名校毕业生的用人策略,更强化了学生对学校名气的偏好。
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这种原本只在大城市出现的用人标准开始席卷全国。每到年底,众多知名企业的校园招聘会就如火如荼,可基本上只集中在少数名校里。公开的人才交流会上,名校毕业生更是被另眼看待。
在对外经贸大学的一次招聘会上,一家国有纺织企业的展台前挤满了前来应聘的学生。“您看,这么多学生,我招谁呢?”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抱怨道,本来她想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选择适合企业定位的人才。结果来的人太多,能做的就是收简历。
“这些应届学生工作经验几乎都为零,最后我们不得不把更多的信任留给名校。”她分析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毕业生市场看起来供大于求,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相应的,企业对“名校”的理解也从“221工程”的百所高校缩小到“985工程”的30多所。
今年,北京一家媒体公开招聘,数千应届生报名。该报社不得已定了两条硬指标,“研究生”加“985高校”,结果筛下来还剩900多学生,最后不得不借用一所小学做考场,连食堂里都坐满了人。
那么,非名校的学生和名校的学生究竟有何差距呢?小赵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非土著”研究生,她觉得尽管本科就读的大学在自己的省里已排名第一,但和北京的名校相比,名师少,讲座少,接触国家级课题的机会和国际交流也少,相比之下,出身名校的学生视野更广阔,学习自主性更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楚江亭认为,毕竟名校扩招规模小,保留了自己的优势,多年的积淀使得名校的毕业生在整体素质上往往更胜一筹。但他同样认为,只看重学历反而有可能把真正的人才放过,因为一个人的成就和学校处于哪个层次没有必然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