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显示,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涨,一项名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的调查显示,有接近6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支持在校期间参与创业,61%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创业。
资金、政策:有支持也有困境
2010年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计划在2010—2012年,利用三年时间引领4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为此,各地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吉林省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主任姬国海介绍说,吉林省对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黑龙江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天津侧重于创业实训,认定500家有条件的企业为创业实训基地,安排3200余名有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毕业学年在校生和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实训基地进行3至6个月的创业实训。
尽管如此,大学生创业依然面临资金、经验、心理准备等不足的困境。吉林财经大学的一个团队研发了太阳能恒温发酵沼气池项目用以创业,谈及创业中的困难,团队负责人刘家晗说:“目前最大的难题还是资金,因为项目成本较高,开拓市场也面临问题,只有给农民更多实惠,我们的产品才好得以推广。”
在展会期间,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北省、湖南省等十余个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代表也齐聚一堂,就各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经验、存在问题及推进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
归纳起来,代表们普遍认为,目前大学生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周期长,申请程序复杂,对担保人条件要求过高;现阶段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基本上只在创业门槛、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且优惠力度有限,贷款额度不高、税收优惠额度小、品种少,不能满足大学生初创企业的需求。
不仅是客观条件,大部分大学生的主观条件也与高质量创业有一定差距。“目前,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都流于空洞的想法,实际操作不足,经验不足,
专家建议:想好了看准了再“创”
“不建议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这是记者从多所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及部分创业成功人士口中听到次数最多的建议。
很多成功创立企业的毕业生都建议,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应先对自身进行评估,如果认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能达到创业要求,可以直接创业。如果认识到自己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建议还是在社会上工作几年,提高自身能力,积累一些经验和人脉再创业。
腾远杰老师也告诫大学生,创业有风险,成功率在30%左右。“我们不建议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建议他们找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积攒一定的人脉和资金,掌握足够的管理经验和技能之后,如果有创业意愿可以创业。”她说。
而在采访中记者也听到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于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的期待。董彦龙是长春师范学院三年级的学生,他与两位同学一起在进行亚克力塑料产品设计与加工的创业。他认为,大学生创业技能大赛对创业水平的提高有帮助作用。
“在比赛中经过层层选拔,我也在逐步细化着我的创业计划书。毕竟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有了想法后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参加比赛让我看清了梦想的轨迹,今后的路能走得更踏实。”董彦龙说。
刘家晗则希望能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希望政府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者给予更多资金支持,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提高税收减免额度。企业初创阶段需要更多资金用于发展,如果政府对我们实行免税,我们一定会在成长起来后积极缴纳税款,回报国家前期的扶植。”刘家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