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平安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形式带动等方法,扮演“五个角色”,全力促进劳务输出实现“五个转变”。 1-7月份,全县共转移输出剩余劳动力36772人,劳务总收入达1.72亿元,实现劳务人均收入4677.4元。
当好娘家人,由无序型向有序型转变。劳务输出已由过去的自发组织转变为民间自发组织与政府搭建输出平台相结合的形式,主动向劳务人员提供准确的用工信息,确保输出的劳动力有市场、有钱挣。民间自发组织也由过去的零散、随意、盲目地自由组合逐步转变成由专人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组织劳务输出。
当好培训师,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通过以职校为龙头,整合就业、农业、科技、教育等培训资源,开设培训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同时,围绕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培训方向,围绕发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经济,确定培训内容。目前,县内培训机构发展到9个,开设有餐饮、焊工、车工、缝纫、建筑、刺绣、计算机、旅游、汽车驾驶等多个专业,今年共开设培训班28期,培训学员1384人。
当好解忧人,由季节型向常年型转变。近两年,随着劳务工资的快速增长,外出务工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针对这种现象,政府及时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土地流转,促使相当一部分“半工半农”的农民将自己的农田转包、租赁给他人经营,自己则一心一意在外打工赚钱,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当好信息员,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机构、内容、项目及方式均不再单一,从政府组织推动,社会多方参与,到市场化运作,大力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以县劳动就业服务局为轴心,在全县各乡镇、社区设立了农民工劳务输出服务站,配备了农民工劳务输出信息员32名。同时,在北京、新疆等4个省、市建立了农民工劳务输出办事处,派出驻外办事员7名,构建了上下贯通、纵横相连、灵敏高效的农民工劳务输出网络。
当好铺路工,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政府积极为农民工打造创业"绿色通道",鼓励扶持有能力、有意愿的劳务人员利用自己带回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等办厂创业,逐步实现由劳务者向创业者的转变,为农村经济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