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正当全省上下学习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之际,恰逢青海民族大学更名一周年,近日,记者走访了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青海名校。步入校园,热烈的气氛在萦绕,奋进精神在跃动。
青海民族大学,建校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民族院校,也是我省建立最早的普通高校,是全国第一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随着时代的铿锵脚步,这所高校经过61年的发展,逐步呈现出现代化大学的风采,特别是2009年成功实现更名之后,民大人没有歇脚,全校师生在党政班子的带领下,系统总结60年办学经验,正确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我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新的前景,规划新的蓝图。经过反复调研、讨论,凝聚共同智慧,制定做好下一个60年开局工作,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计划——《青海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鲜明的提出主动为国家战略服务,坚守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追求和使命,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其他各类教育,建成质量较高、基础扎实、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的青藏高原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目前,全校上下,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行动计划的年度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新措施,取得了新进展,呈现出新亮点。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人才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所大学能否被社会认可,其培养的人才能否被社会接纳,前提是她办学质量的优劣。青海民族大学自建校以来,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办学模式,在我省高等教育的行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在制定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定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党委和行政每学期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加强对教学质量建设的领导。院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和责任单位,实行教学质量“一把手”工程,各院系院长、系主任对教学质量负直接责任。明确各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每门课程质量标准,明确课程教学在传授知识和能力训练方面的具体责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讲授主干课程。各学院以教研室为基础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讨、经验交流、教学观摩活动,把教学团队在教学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合理编班,对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级教学,使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大副度的进步和提高。在不同院系推行藏汉、英汉等“双语”教学模式,甚至藏汉英、藏汉日、蒙汉日“三语”教学模式,培养符合不同民族地区需要的合格人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所有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设计学业修读计划,解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使每个教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近期,青海民族大学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关于大学课程、大学课堂、大学教师”的大讨论活动。旨在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中来,让学校每位教职员工从我做起、从提升自我素质做起,讲好每门课、上好每堂课。把全校教学质量真正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努力。同时,成立校级、院级两级教学督导组,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实行教学质量督导组一票否决制,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拥有全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8 个省级重点学科、 6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9个省部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有3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3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3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重点建设课程,有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1 名,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 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名、省级专家7 名、博士生导师4 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 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 名。
突出“双语”教学 服务国家战略
青海民族大学自建校的那一天起,就有了“双语”教学。建校最初的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就采用以政治教育教学为主,同时开展藏语文、蒙语文和汉语文的教学。通过“双语”教育教学模式,为青海新政权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同时,也为“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自2003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始终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措施,常抓不懈,不断凝练学科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加强特色学科建设,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方向)专业为依托,逐步开设藏语言文学(政史地师范、藏英、藏汉翻译等方向)、蒙古语言文学(师范、文秘、蒙英方向)等专业。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青海民族大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推行分级教学、“诊所式”教学、案例教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从2010年起,青海民族大学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全校范围内选拨一部分英语基础好的少数民族学生,创办英语(英藏方向)实验班,为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拔尖人才。已从最初仅限于对藏文系、蒙文系藏族、蒙古族学生的“双语”、“三语”教学,扩展延伸到对校内其他民族学生的“双语”教学,培养一大批藏汉、蒙汉“双语”,藏汉英、蒙汉英、藏汉日、蒙汉日“三语”兼通型人才。据统计,在青海省藏区47%的基础教育师资,78%的藏语及藏汉双语基础教育师资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他们在民族地区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重科学研究 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青海民族大学坚持科研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的宗旨,结合学科特色和研究优势,在民族学、藏语言文学、少数民族艺术、青藏高原特有动植物资源和中藏药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70项,尤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7年位居全省首位,2006年到2009年连续四年立项数保持2位数,立项数占全省43%。近5 年以来,全校教师共发表论文4000余篇,一批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在《政治学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法学研究》等知名刊物发表,许多论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全文转载或复印;并在SCI、EI、ISTP等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目也逐年增加,这些科研成果的发表,极大地宣传了我省民族文化和学校的学术成就。
另外,出版著作、教材159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0多项,在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的评选中曾连续三届获奖数列全省首位,在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的评选中,也连续三届获奖,在2006年举行的首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的评选中,该校“藏族古代军事理论研究”等5项成果分获藏文专著类和论文类二、三等奖,是除北京地区外获奖数量最多的单位。
特别是自去年更名以来,为全面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遵循科研为教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学校专门设立了服务国家战略课题基金,重点支持开展具有重要政治、社会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要求学校教学科研人员要切实凝练科研方向,注重选题特色和着力提高科研质量,形成一批学科制高点,造就一批学者,努力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防建设服务,提高服务社会的水平。另外,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学校学术知名度,学校积极开展级各类学术活动和专业性学术讲座,为了充分发挥学校教授、博士以及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的高层次人才的作用,设立每周一次“教授风采”讲座;同时学校设立了“西海讲坛”,定期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政府高官、企业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来校进行高端演讲。
创新工作模式 加强思政教育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自2004年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青海民族大学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2009年青海民族大学更名之后,学校党委和行政审时度势,进一步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不失时机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模式创新,自2010年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分年级、分学期、模块化、渐进式的教育方式,即设立入学教育、省情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人生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教育、生产劳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国防教育、自律教育等15个板块,每个板块有2至3个专题讲座,2至3部影视片,1至2个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组成,以一二年级学生为重点,分学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三四年级学生以板块和宏观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同时,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系统地开展相关理论的课堂教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多层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主导作用,开展多个媒体、立体方式宣传教育,经过近10个月的教育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学校党委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党委和行政,更加重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从今年起以各年级开展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知识教育为抓手,把省情教育、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教育融入其中,辅之以专题讲座、举办展览、文艺晚会、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等,使宣传月活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富有影响力,通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将该项活动打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品牌。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正在以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抓手,在全校学生中掀起学习强卫书记在教育工作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全省高校玉树抗震救灾精神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的热潮,进一步激发学生进德修业、自强不息、成长成才的热情和信心,为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赵静 乔文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