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卫指出,今年4月14日,我省玉树州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灾害波及范围之广、人员伤亡之多、受灾程度之深、救灾难度之大,均为青海历史罕见。面对特大灾难,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坚强领导、卓越指挥,全国人民鼎力相助、无私奉献,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省人民和灾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克时艰,共同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奇迹,谱写了气壮山河、情动天地的英雄赞歌。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省委常委会主要抓了这样几方面工作:一是高效指挥抗震救灾。地震发生后,我们快速反应、有力指挥,立即召开省委常委会和省委省政府联席会议,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面作出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省级领导赶赴现场靠前指导,建立起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第一,千方百计搜救生命,千方百计救治伤员,千方百计降低因灾死亡率、致残率和截肢率,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并以最快速度修复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恢复教学、办公、商业、金融、邮政和社会治安秩序,迅速实现了受灾群众有帐篷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治、有衣能御寒。广泛动员、统筹协调,组织全省力量投入抗震救灾,争取部队、民航等救援力量的支持,密切与兄弟省(区)市的联系,及时转送伤病员,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安排学生转移就学,各项救援工作始终科学有序展开,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二是科学实施灾后重建。为了做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我们超前谋划、科学施策,坚持抢险救灾与恢复重建同步进行,及时成立了省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震后第二天就派人到四川学习取经,震后一周召开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灾后重建工作。在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国务院《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玉树县结古镇(市)总体规划》等10个专项规划。围绕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高效重建、和谐重建,提出"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努力建设更加结实舒适的城乡居民住房、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更加繁荣的民族文化、更加和谐的生态环境、更加文明的社会秩序,让每一个玉树人都住进新家园、过上新生活、拥有新幸福的目标任务。把握关键、确保进度,在力量配备上,充实调整玉树州各级领导班子力量,召开省州县乡四级干部会议,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做灾后重建的主心骨、带头人。在政策落实上,重视做好政策宣传和解疑释惑工作,重大规划、措施的出台都进行广泛讨论,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重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安排上,优先建设城乡居民住房和教育、卫生等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项目,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项目,提早解决群众过冬安置,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保护生态、促进团结贯穿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在北京市、辽宁省和央企单位的帮助下,目前部分民居已建成交付使用,部分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主体完工,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着眼大局、廉洁重建,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重建资金、物资、项目实行监督审计全覆盖,确保恢复重建项目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实践证明,常委会确定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完全符合胡锦涛总书记"上两个大台阶"的要求,完全符合省情灾情实际,有力指导和推动了恢复重建的顺利开展。三是总结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全省上下展现出不屈不挠、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精神风貌,彰显出团结和睦、守望相助的大美品格,反映出追求进步、勇于胜利的强烈愿望,这是新时期青海精神的生动写照和丰富发展。认真总结、大力弘扬这种伟大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上,我们对抗震救灾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集中全省干部群众智慧,概括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它生动诠释了"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深刻演绎了"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全面展现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并与之一起构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青海精神。我们隆重召开全省抗震救灾表彰大会,组织大型图片巡展、先进事迹报告团巡讲,创作了一批反映抗震救灾精神的文艺作品,掀起了广泛宣传、大力弘扬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新热潮。今年7月,在玉树抗震救灾精神的鼓舞下,我们连续夺取了格尔木、湟源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全省党政军民在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迸发出的时代风采,为建设新青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