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对宝贝的认识上出现迥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珍珠诚可贵,人才价更高。国以人治,政以才兴。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地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竞争,而是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外交、软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竞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唯有“唯才是举,唯贤是用”,唯有不拘一格用人才,才使四海千里马云聚,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也将指日可待。 |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
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钟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惠王有惭色。
--节选自《资治通鉴》
珍珠诚可贵,人才价更高
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对宝贝的认识上出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度。魏惠王把拥有能“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这样的宝贝而沾沾自喜,而齐威王却把拥有檀子、盼子等这样的人才视为价值连城的宝贝而骄傲,对宝贝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珍珠诚可贵,人才价更高。
直径一寸的珍珠固然价值连城,也只能照亮前后十二辆车,而齐威王拥有了人才这样的宝贝却能使人民路不拾遗,令国家固若金汤,敌人不敢入侵,外诲不敢凌辱,孰贵孰贱,不言自明。
古语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引申出来就是人才,对于人才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就是许多开明人士所追求的目标。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求贤;魏公子信陵君礼贤下士,亲自为监管者侯瀛驾车执辔,是为求贤;秦国的宰相商鞅建黄金台,燕昭王用重金招募能人奇士同样也是求贤。可见对于人才的重要性,古人就已经予以高度重视了。
刘备三请诸葛也好,信陵君礼贤下士也罢,都是对具有真才实学的有识之士的追求,因为这些人学富五车,通晓天下事,“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对帝王的千秋功业和社会的休养生息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自古以来开明君主,不惜花费重金招聘人才的根本之所在。
刘邦有了韩信,始能称霸汉中;唐太宗李世民有了忠贞不贰的谏官魏征,才使他及时了解自己过失和政策的弊端,及时纠正,取信于民,才有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从而称雄诸侯。相反,商纣杀国之栋梁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终致“蒙衣其珠玉,自焚于火而死”,楚怀王因疏远屈原而客死他乡。因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从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会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呢。
对人才的重视,当今社会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才的价值通过各个国家的人才竞争更加充分的显露出来。我们不会忘记布鲁塞尔和法国为了争夺一个年轻的博士生,不惜花费重金,布鲁塞尔甚至把造一所驱逐舰的巨款献出来争取人才回国。我们更不会忘记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回国时,美国的一个将军竟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个家伙若要回国,最少能顶三个师”。岂止三个师,后来的实践证明,他能抵上上万个师!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地局限于单一领域的竞争,而是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外交、软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竞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目前,各国都在谋求发展,而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众多的各行各业的人才,这些人才就是社会的无价之宝,就是国家富强的希望,仅以珍珠作为国家奠基石的任何国家都不会也永远不能强大起来,因为再珍贵的珍珠也是人创造的,没有制造这些珍珠的技术和人才,将会失去珍珠并最终将变得一无所有。对于人才的重要性,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人是第一个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但是,所有的马也并非都是千里马,能称得上千里马终究还是少数,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也终会向其他马一样默默无闻而碌碌终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百多年前,龚自珍就发出了对人才渴求的呼吁,现在随着国力的稳步提升,教育的逐渐普及,人才其实并不缺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建立一套成熟而完善的遴选人才的开明用人制度,使人才各尽所能,各需所用,不要因为千里马的毛色不够鲜亮,或者外来的千里马就抹杀千里马,就封杀千里马。唯有“唯才是举,唯贤是用”,唯有不拘一格用人才,才使四海千里马云聚,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也将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