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组织主办的“古驿平安绣”作品展上,数百幅内容各异、施色鲜艳、绣法细腻的刺绣精品吸引了众多观众。 在这些刺绣精品的背后,不仅有着历史的传承、勤朴的智慧,同时还有着自强创业的故事。 为了更充分地展示我国传统的刺绣的工艺,“古驿平安绣”在艺术上融汇了刺绣工艺的图案秀美,色彩艳丽、针法有致、绣工精湛等特点。 在场的一位专业人士对此作出专业评价:“其中不乏精品。” 精品来自巧思,巧思来自巧人。而这些精品,却真实地来自平凡的世界。 “绣工主要是培训后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妇女。”据平安县劳动就业服务局负责人讲,为了能更好地为刺绣产业发展积蓄力量,今年,平安县计划培训刺绣绣工2000人,高级绣工200人。 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刺绣产品展厅、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及管理工作。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和推动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妇女实现就业增收。 海东文化商会做了大量积极的工作。青海省海东文化商会是目前全省惟一的文化商会。作为社团组织,该商会自2005年8月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截至目前,文化商会已经在海东5个县累计培训农民3000余人。培训内容主要以刺绣、掐丝唐卡制作为主。其中所制作的掐丝唐卡作品已经被国家级藏馆收藏,刺绣等作品也受到省外群众广泛赞誉。 作为我国民间工艺大师的张子林,就是海东文化商会的负责人。据他介绍,海东文化商会是一个民间组织。商会近些年来,通过发展,已经形成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文化产业集团。 2008年,商会经过海东区劳动保障局批准,成立了“海东文化商会职业介绍中心”,开展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收集发布职业供求信息、从事互联网职业信息发布等服务。 2009年4月,以张子林名字命名的“海东地区子林职业培训学校”成立。其办学内容包括了民族刺绣、初中级掐丝唐卡、烹饪、计算机应用职业技能培训等。同年底,商会又设立了平安东庆陇绣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模式,从事刺绣、剪纸、唐卡制作、装裱、手工编织以及相关产品收购、销售等。 “以技术成才,以素质就业。”这是身为商会舵手的张子林提出的远大战略。而他则把这个抱负落实在海东地区子林职业培训学校,并且变成该校的教学方针。 据了解,为了给更多的人提供培训机会,张子林从教学设施上很下工夫。职业培训学校现共设理论教室3个,实训场所达到400平米。同时还拥有实操工位200个,总共有教职工28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1人。培训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刺绣、掐丝唐卡、烹饪、计算机应用4个专业的短期培训班。同时,子林学校还与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办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组织办学。他们还在海东地区的5个县设立了31个农业技术、民族艺术为主要类型的职业学历教学班,共招收学员155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