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俊亮(右图)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难点问题,不能让大学毕业生“毕业就失业”。他呼吁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也希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重视对待和解决这一现实问题。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一期《中国新闻周刊》推出“向下的青春”专题,对北京等大城市周边的“高知贫民村”予以关注,向人们展示了当前庞大的“毕业即失业”群体,从物质到精神的双重困窘。
从整体上看,当前青年群体的就业的确越来越难。无论城乡,无论受教育程度,有许多青年已深陷对现实的困惑以及前程的迷惘中,“高知贫民”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青春本应与希望相连,保持蓬勃向上的势头方是青春的当然含义,然而,他们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很难找到,更遑论向上流动的机会。这样的青春,只能体味更多的苦涩和无奈。当然,青春不应惧怕辛劳和苦涩,可如果辛劳苦涩之后,仍是无尽的迷茫,那么“向下”就近乎一种必然趋势。
必须承认,当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有些发展过快,尤其是学费太高。既然读书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那总要想办法收回成本。对一些低收入甚至为读大学欠下外债的家庭来说,也只有寄希望于“收回成本”,才能使生活回归正常轨道。这正是许多大学毕业生留连于大城市的原因之一,因为毕竟在大城市获取高收入的机会多一些,回到乡下或小城即便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读书成本”恐也短时无以收回。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也使得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水平不济、能力不足,客观上造成了毕业生就业难。
另外,许多人“青春向下”,与当前的机会分配不公有关。并非所有的“机会”都进入了“市场”,相当多的发展机会被权力霸占,还有相当多的机会要靠关系争取,只有少数机会进入了市场。这导致了竞争无门,甚至出现用人的“逆淘汰”现象,许多禀赋优秀的青年只好郁闷地承受“向下的青春”。其次,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在大城市求职,导致就业压力过于集中,是城乡资源分配长期不公、发展政策长期有所侧重的必然结果。一切以大城市为中心,让大城市占有太多的发展机会,这种发展观是否科学合理呢?显然很值得商榷。
当然也必须看到,类似“向下的青春”这样的抱怨,也与当前普遍不尽成熟、不够耐心的“成功观”有关。在滥俗的“励志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年轻人已经失去了“嚼菜根”的毅力和精神,恨不得一夜成名。对这样的追求虽然不能苛责,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在认清自我能力和价值后再寻找合适机会,整体的就业局面当不至如此不堪。
无论如何,如果随处皆是“向下的青春”,便无从托起一个“向上的社会”。因而,这种局面究竟是社会转型必有的阵痛,还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出现了偏差,便已是一个不容推诿、回避的严峻课题。必须给它一个答案。因为现在的青春维系着未来的社会,青春的希望正是整个社会的希望。(郭之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