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校师资招聘月”首场面试在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举行,获得面试资格的500人是主办方从网上报名的2000余人中筛选而出,过程可谓很是“苛刻”。招就办市场部负责人就此表示,高校近年本是吸纳研究生就业最多的地方。但今年硕士研究生的毕业人数更多,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高校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却低于往年。看来“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又加大了”。
名校放缓招聘步伐
“与前几年高校动辄一两百的招聘规模相比,今天很多知名高校均放缓了招聘步伐。”省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市场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揽才,使各高校由于扩招带来的师资压力渐小,不少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师资力量充足。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人事处的周应堂告诉记者,工学院这次计划招生20余人,比去年减少了三分之一。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需求也放缓,更偏重于毕业生的能力和专业方向。周老师坦言,对于师资需求目前整体趋势还是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博士毕业生为主。像这次招收博士,比例一般要占到60%以上,这些对于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来说都有一定的好处。
需求趋向“职称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此次招聘会上的“大买家”,共需求70到80名教师,要求也非常高,除了要求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之外,还要曾经参与导师研究课题,有研究成果并公开发表。该校人事处的周处长表示,学校由20几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42个专业后,这种大规模的招聘已经持续了两年,但是每年基本招收除去一般的外语以及行政管理上的紧缺人才外,大学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大,大多都要招收博士毕业生,像专业学科带头人一般都要求有副高以上职称,这些主要是从其他高校引进的人才,或者是从海外归国的教授和副教授居多。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南京不少高校热衷于从外地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是为了学校的教学评估,这对于应届研究生的就业冲击非常大。
“重南轻北”观念依存在
虽然昨天的招聘会显示出研究生就业的压力在增加,但是由于目前2006届毕业生的招聘活动还没有全面拉开,不少毕业生还处于挑挑拣拣的状态,把眼光牢牢“锁定”在南京或者苏州等苏南地区,不愿到外地就业。一些苏北高校的摊前“门庭冷落”,就业信息也处于被“搁置”状态。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是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政府合作办学的,成立刚一年多,今年计划招收80-100名教师,不少毕业生前来洽谈时首先问的就是编制和待遇及学校规模的问题,是否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编制,以后有没有可能调回南京工作?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明燕十分无奈,只得建议毕业生要淡化城市概念,放低对城市标准的要求,而提高对岗位的要求。
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科研需要或是学位评估需要,对于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此,专家建议,硕士毕业生就业眼界要放宽,认清自己,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考虑一下企业或者其他研究单位,不要紧盯一个地方而放弃了其他好的机会。 |